教学质量

首页 > 教学质量 > 正文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二〇一八年十月


 

1 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2

2 师资与教学条件................................................ 6

3 教学建设与改革............................................... 11

4 质量保障体系................................................. 18

5 学生学习效果................................................. 20

7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28



忻州师范学院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忻州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山西省忻州市。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58年创建的忻县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更名为忻州师范专科学校,1998年与忻州地区教育学院、忻州职工大学、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忻州分校合并组建忻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忻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忻州师范学校合并建成忻州师范学院。学院为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首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60年来,学院始终秉承“厚学启智,修德树人”的校训,坚持面向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以本科教育为主,兼顾专科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现有26个教学单位,41个本科专业(师范类专业19个、非师范类专业22个),涵盖法、教、文、史、理、工、管、艺等8个学科门类。学院现有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2个;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培育项目1项,山西省协同创新培育项目1项;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优势特色专业5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普通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9216人;在编教职工1231人,其中,专任教师822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309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658人,山西省“百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2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山西省教学名师9人,山西省高校“131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8人,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32人。

学院现有五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574.33亩,校舍总面积526753.85平方米。学院拥有较为先进的教师教育综合训练中心、计算机校园网络平台、多媒体教室、体育馆及各类专业实验室、琴房、画室、练功房等教学设施。截至2017年底,学院共有馆藏图书32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54万册、电子图书171


万册;有电子资源数据库20个。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忻州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现状,持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开展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构建了高师院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特别是1997年至今,累计派出43000余名大学生,到忻州市各县(市、区)和运城、阳泉、大同、雄安新区及海南等地共700余所农村中小学进行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培养了一批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愿意为基础教育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优秀教师,缓解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短缺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批示:“忻州师范学院做了我们近年来一直想做但尚未做成的事。他们的做法,为深化师范院校的教学改革,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解决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提供了实践经验,很值得进一步总结推广”。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批示:“要认真总结山西忻州师院的经验,全面推进师范生顶岗实习半年的工作,这是师范生教育中带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等各级领导均到校视察指导并给予肯定,要求我院拓宽服务山老贫困地区的路子,为提升农村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多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合格师资和各级各类人才7.5万余名,毕业生就业率、考研率、考取村官和特岗教师的比例,一直位居全省同类本科院校前列。其中师范类毕业生多数成为扎根山老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骨干,为国家、山西和忻州的教育、文化、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良好的人才支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 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1.1 办学定位

2017年是学院发展的关键之年,是学院迎接教育部审核评估的重要时期,学院党委审时度势适时召开第四次党代会,按照“十三五”规划“注重内涵、突出特色、补齐短板、提升能力”的发展思路和第四次党代会“三步走”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党建统领、立德树人、依法治校、人才强校、特色凸显等“五个理念”;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院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战略实施和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机遇;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实施“54321发展战略,即通过落实政治、制度、文化、经费和组织五大保障体系,重点完成教学质量提升、学科与科研引领、师资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改善四大工程,积极推进教学模式、科研管理和人事制度三项改革,着力补齐师资队伍和办学空间两块短板,努力实现提升综合办学能力的目标,把我院建成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国内知名的教学型本科师范院校。目前,新校区建设扎实推进,人才引进初见成效,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多措并举,必将为学院发展目标的实现扎根奠基。

办学目标定位: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

办学类型定位:教学型本科师范院校。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兼顾专科教育和继续教育,积极争取硕士研究生教育。

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愿意献身党和人民基础教育事业的高素质人才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学科发展定位:坚持“立足基础,加强应用,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形成优势”的学科建设方针,以山西转型综改、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等为导向,按照“优先发展特色学科,凸显文理优势学科,着力建设应用学科,更新改造传统学科”的基本思路,形成以人文社科与理科学科为主干,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相协调,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相促进的综合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学科平台支撑。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忻州,面向山西,辐射全国,主动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办学特色定位:全面推进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2 专业设置

学院设有20个教学系、3个教学部和3个教学辅助机构,41个本科专业(师范类专业19个、非师范类专业22个),涵盖法、教、文、史、理、工、管、艺等8个学科门类。学院现有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优势特色专业5;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2个;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培育项目1项,山西省协同创新培育项目1项。

1.3 学生规模

2017-2018学年本科在校生16858人。目前学院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为19216人,其中本科生16981,专科生2235人,本科生数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88.37%

2018年,学院计划招收本科生4873人,实际报到4761人,整体报到率为97.62%,招收本省学生3545人;普招本科生(不包含艺体类、专升本、对口升学)3105人,第一志愿录取率55.68%,实际报到率96.94%

学校面向全国23个省招生,其中理科招生省份20个,文科招生省份16个。

1  忻州师范学院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 单位:人、%

全日制本科生

专科生

全日制本科生占在校生比例

16981

2235

88.37%

2  2018年忻州师范学院普通本科招生录取情况

专业名称

计划数

第一志愿
录取数

第一志愿
录取率%

报到数

报到

%

中文系

汉语言文学

146

141

96.58

143

97.95

秘书学

100

18

18

98

98

外语系

英语

90

82

91.11

88

97.78

翻译

70

15

21.43

67

95.71

地理系

地理科学

150

62

41.33

145

96.67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100

50

50

97

97

 数学系

数学与应用数学

155

144

92.9

149

96.13

化学系

化学

100

74

74

100

100

应用化学

100

42

42

98

98

电子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10

33

30

103

93.64

通信工程

107

35

32.71

97

90.65

计算机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0

52

52

97

97

网络工程

100

31

31

94

94

数字媒体技术

45

16

35.56

44

97.78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47

27

57.45

46

97.87

物理系

物理学

100

58

58

96

96

科学教育

94

26

27.66

91

96.81

教育系

学前教育

95

65

68.42

93

97.89

心理学

100

54

54

94

94

小学教育

101

87

86.14

96

95.05

 法律系

法学

102

90

88.24

100

98.04

经管系

财务管理

100

79

79

98

98

工商管理

100

35

35

98

98

会计学

会计学

100

80

80

98

98

审计学

100

53

53

100

100

生物系

生物科学

90

51

56.67

88

97.78

生物技术

50

9

18

47

94

旅游管理系

旅游管理

151

28

18.54

146

96.69

 政治系

思想政治教育

151

79

52.32

149

98.68

 历史系

历史学

151

113

74.83

150

99.34

注: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为省级特色专业;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学院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地理、会计、体育教育等6个专业,属于山西省第二批本科A类招生,文史类、理工类录取分数线分别为500分、455分,高出山西省第二批本科最低控制线24分、23分;其他专业属于山西省第二批本科B类招生,文史类、理工类录取分数线分别为480分、433分,高出山西省第二批本科最低控制线4分、1分。

今年我院省外招生计划占到本科计划的27.38%,省外文史、理工类全部线上录取,天津市、福建省、山东省等12个省份的文史类分数线超过了当地第二批本科最低控制线20分以上;江苏省、山东省、湖北省等16个省份的理工类分数线超过了当地第二批本科最低控制线20分以上。

2 师资与教学条件

2.1 师资队伍情况

学院现有教职工1231人,其中专任教师822人,占教职工总数的66.77%。外聘教师206人,教师总数925人,生师比为20.781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48人,占5.8%,副高职称261人,占31.8%,博士62人,占7.5%,硕士596人,占72.5%。学院近年来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学历、高职称人才,2015年引进博士4名,晋升教授5名;2016年引进博士9名,晋升教授6名,2017年引进博士16名,晋升教授7名。教师中博士和教授的比例逐年增大,师资队伍结构得到改善。

学院出台了《忻州师范学院外聘教师管理办法》,加大了对外聘教师的选聘力度,特别是突出我院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教学特色,从各地中小学聘请了优秀教师作为教法指导教师,全面指导提升学生的师德师能。

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学院以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突破口,以提升师资队伍能力和水平为目标,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出台了《忻州师范学院引进博士研究生暂行办法》《忻州师范学院教职工在职进修学历学位管理办法》《忻州师范学院国内访问学者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坚持引育并重,在大力引进博士的同时,支持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落实教学系部、学科团队的引育责任,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富有活力的“四有”教师队伍,奋力实现师资队伍建设的重大突破。2015年至今共引进博士32人,在职培养博士13人;评选出“1331工程”院级优秀创新团队1个,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3人,青年学术带头人10人。学院现有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兼职硕士生导师31人;2名教师被评为山西省模范教师,270余名优秀教师和先进个人受到学院表彰。在学院各项措施的激励下,教师进修的积极性也极大提高,赴国(境)内外高校访学的教师2015年有6名,2016年有8名,2017年增加到18名。

通过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高职称和高学历人才数量稳步上升,队伍结构得到改善,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基本满足学院教学要求。

表3 教师队伍职称、学位、年龄结构

项目

专任教师

外聘教师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总计

822

/

206

/

职称

正高级

48

5.84

12

5.83

其中教授

48

5.84

0

0

副高级

261

31.75

35

16.99

其中副教授

251

30.54

0

0

中级

358

43.55

136

66.02

其中讲师

348

42.34

0

0

初级

46

5.6

1

0.49

其中助教

42

5.11

1

0.49

未评级

109

13.26

21

10.19

最高学位

博士

62

7.54

0

0

硕士

596

72.51

11

5.34

学士

105

12.77

75

36.41

无学位

59

7.18

120

58.25

年龄

35岁及以下

240

29.2

43

20.87

36-45

347

42.21

88

42.72

46-55

199

24.21

66

32.04

56岁及以上

36

4.38

9

4.37

4 2017-2018学年忻州师范学院生师比

教师总数(人)

折合在校生数

生师比

专任教师

外聘教师

折合教师数

822

206

925

19221.1

20.78:1

2.2 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

学院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力度,严格执行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规定教授、副教授每学年必须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尤其倡导讲授公共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2017-2018学年学院本科共开设5471门次课程,其中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954,占总课程门数的54.17%;课程门次数为2431,占开课总门次的44.43%

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218,占总课程门数的12.38%;课程门次数为458,占开课总门次的8.37%。副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787,占总课程门数的44.69%;课程门次数为1922,占开课总门次的35.12%。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现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和自觉行为。

本学年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情况见表5

5  2017-2018学年教授、副教授主讲课程门次统计表

 

职称

主讲课程门次

本科开课总门次

教授

458

5471

副教授

1922

合计

2380

 

2.3 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2017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3385.89万元,本科实验经费支出为71.54万元,本科实习经费支出为212.03万元。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1762.02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为42.1元,生均实习经费为124.9元。近三年,本专科教学支出、本专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的投入呈稳步上升趋势。(见表6

6 本专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

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比例表

 

 

2015

2016

2017

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万元)

24265.12

25849.65

24112.28

本专科教学支出(万元)

3752.48

3800.97

3907.95

本专科教学支出/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

15.46

14.70

16.21

本专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万元)

3061.89

3382.38

3385.89

本专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

12.62

13.08

14.04

 

近三年,生均教学支出逐年增长,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超过1200元标准(见表7)。尽管新校区建设给学院造成了很大的资金压力,但学院还是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才培养的需要。近两年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实验、实习经费见图1

7 生均本专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统计表(万元)

 

项目

2015

2016

2017

生均教学支出

0.1897

0.1970

0.2034

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0.1548

0.1753

0.1762

 

       

1  近两年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生均实验经费、生均实习经费

2.4 教学资源情况

学院校园占地面积1574.33亩,校舍建筑面积526753.85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88337.34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37790.27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54.62平方米。

在课堂教学设施方面,共有各类教室335个,其中,多媒体教室152个、语音实验室 15个。百名学生配备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74.35座;百名学生配备教学计算机31.47台。

在实践教学设施方面,教学实验室与实习场所面积29635.93平方米,各类实验室134个、实训场所167个,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80个。现有化学实验中心、体育实验中心、工商管理实验中心、心理学实验中心、地理实验中心、计算机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8个省级示范实验中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659.56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8146.69元。2015­2017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分别为2287.68万元、1127.47万元和1425.94万元,占当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的比例分别为23.65%10.04%10.02%

在体育设施方面,拥有体育馆2个,内设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摔跤等场地设施和健身健美房,并配备有多套国际标准健身器械;400米标准田径场1片、200米田径场2片,体育教学设施基本满足本科教学需求。

在图书设施方面,图书馆总面积14710.50平方米。截至2017年底,学院图书馆阅览座位2698个,电子阅览室3个。全部藏书3251508册,其中,纸质藏书1541804册、电子图书1709704册,生均纸质图书80.21册。学院有中外文纸质期刊696种;中文电子资源数据库19个、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1个,馆藏电子资源基本上涵盖了学院各个学科和专业,电子资源容量达到了1T

8 各生均面积详细情况表

类别

总面积(平方米)

生均面积(平方米)

占地面积

1,049,555.83

54.62

建筑面积

526,753.85

27.41

绿化面积

59,238.83

3.08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188,337.34

9.8

实验、实习场所面积

29,635.93

1.54

宿舍面积

137,790.27

7.17

体育馆面积

13,867

0.72

运动场面积

58,010.115

3.02

9  2017-2018学年忻州师范学院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折合在校生数(人)

仪器设备总值

总值(万元)

台套数

生均(元)

19221.1

15659.56

27752

8146.69

10  2017-2018学年忻州师范学院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折合在校生数(人)

总值(万元)

增幅(%)

19221.1

1425.94

10.02

11图书馆文献资源统计表

资源类型

数量

纸质图书

中文图书

1541804

中文期刊

696

生均纸质图书

80.21

非纸质图书

电子图书

1709704

外文数据库

1

中文数据库

19

3 教学建设与改革

3.1 专业建设

学院现有41个本科专业,分布于八大学科门类,其中:法学有2个专业,占全部专业的4.88 %;教育学有6个专业,占全部专业的14.63 %;文学有4个专业,占全部专业的9.76%;历史学有1个专业,占全部专业的2.44%;理学有12个专业,占全部专业的29.27%;工学有4个专业,占全部专业的9.76%;管理学有8个专业,占全部专业的19.51%;艺术学有4个专业,占全部专业的9.76%

12专业占比

 

学科门类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管理学

艺术学

合计

专业数量

2

6

4

1

12

4

8

4

41

占比(%)

4.88

14.63

9.76

2.44

29.27

9.76

19.51

9.76

 

13专业布局

序号

专业门类

专业与代码

所在系

1

法学

法学030101K

法律系

非师范

2

思想政治教育030503

政治系

师范J

3

教育学

教育学040101

教育系

师范

4

学前教育040106

教育系

师范

5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040203

体育系

非师范

6

小学教育040107

教育系

师范

7

体育教育040201

体育系

师范

8

科学教育040102

物理系

师范

9

文学

汉语言文学050101

中文系

师范J

10

英语050201

外语系

师范J

11

秘书学050107T

中文系

非师范

12

翻译050261

外语系

师范J

13

历史学

历史学060101

历史系

师范J

14

理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070101

数学系

师范J

15

物理学070201

物理系

师范J

16

化学070301

化学系

师范J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1

计算机系

师范J

18

生物科学071001

生物系

师范J

19

地理科学070501

地理系

师范J

20

心理学071101

教育系

师范J

21

应用化学070302

化学系

非师范

22

生物技术071002

生物系

非师范

2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070503

地理系

非师范

24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0714T

电子系

非师范

25

统计学071201

数学系

非师范

26

工学

通信工程080703

电子系

非师范

27

网络工程080903

计算机系

非师范

28

数字媒体技术080906

计算机系

非师范

29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080910T

计算机系

非师范

30

管理学

 

行政管理120402

政治系

非师范

31

旅游管理120901K

旅管系

非师范

32

工商管理120201K

经管系

非师范

33

会计学120203K

会计系

非师范

34

审计学120207

会计系

非师范

35

财务管理120204

经管系

非师范

36

市场营销120202

经管系

非师范

37

酒店管理120902

旅管系

非师范

38

艺术学

音乐学130202

音乐系

师范J

39

美术学130401

美术系

师范J

40

舞蹈编导130206

舞蹈系

非师范

41

书法学130405T

美术系

非师范

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专业建设主要任务是:形成分层推进、滚动升级的专业建设格局。着眼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布局,调整专业结构,有序增设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应用型专业;对需求萎缩、生源状况不佳、服务面向不明确的专业,采取减少招生计划、隔年招生、停止招生等方式进行调整。按照基础学科专业发展稳定、特色专业优势明显、专业内涵建设逐步深化的原则,逐步形成国家和省级(优势)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院级重点建设专业和一般专业分层推进、滚动升级的建设格局。20184月,根据《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暂行办法》要求,成功获得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秘书学2个新增专业的学士学位授权;新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和统计学3个本科专业,学院专业总数增加到41个。

3.2 课程建设

学院“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快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重点课程、精品课程滚动升级的课程建设格局。各类课程在注重团队、内容、体系建设的同时,特别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探索传统教学与慕课等现代教学方式的结合。条件成熟时,拟发布和运行一批在线课程。”目前,学院有现代汉语、有机化学、中国近代史、力学、物理化学及实验、人文地理、高等数学等7门山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普通心理学、仪器分析、文学概论、计算机导论等4门山西省精品课程,体育社会学、化工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公共教育学、舞蹈编导、中国现当代文学、数学教学论、国际贸易等32门院级精品课程或重点课程。2018年,学院引进了“超星尔雅”“智慧树”两个网络教学平台的58门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进一步充实通识选修课程,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拓展了途径。

14 现有省级精品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负责人

所属系部

时间

备注

现代汉语

姚勤智

中文系

2004

2013年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有机化学

赵明根

化学系

2007

2013年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普通心理学

罗小兰

教育系

2008

 

仪器分析

李满秀

化学系

2009

 

文学概论

刘淮南

中文系

2009

 

中国近代史

赵新平

历史系

2010

2013年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计算机导论

王建国

计算机系

2010

 

力学

邵贵成

物理系

2013

2013年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物理化学及实验

张海容

化学系

2008

2013年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人文地理

吴攀升

地理系

2011

2013年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高等数学

兰旺森

数学系

2011

2013年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3.3 教材选用

学院制定了《忻州师范学院关于教材管理的若干规定》,在教材选用上,完全使用已经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优先选用符合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教材,优先选用国家级重点教材、规划教材或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奖的教材。在教材的管理上,系(部、室)根据学期教学任务,按照教材使用要求,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课程使用教材,经系(部、室)负责人审定后报送教务处进行采购。

3.4 学位论文质量

按照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学士学位论文质量抽检办法》(晋学位办〔20164号)的文件要求,从2016届本科毕业生开始,学院参照“全省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办法,建立了我院学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到2018年已规范建设3年。学院制定了《忻州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以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导手册》,制作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电子模板,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选题与开题、学生撰写要求、教师指导职责、答辩组织程序、成绩评定记载、质量监控、档案管理等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方面,强调选题的性质、难度、分量体现综合训练和培养目标要求,提倡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教育实践、专业实习或生产实际,学以致用。在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与成果评价方面,突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应用外语及计算机能力、写作及表达能力的训练、培养及考核。在质量监控方面,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检查作为教学检查工作的重点项目,开展初期、中期检查及完成质量评价,使用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对201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采用进行100%检测,确保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要求落到实处,质量监控及时有效,维护了学术道德,杜绝学术不端行为。2018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优秀的129篇,占总数的2.81%,良好的1568篇,占34.20%

3.5 教学内容与方法

学院按照“努力构建以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为主的多种课堂教学模式,大力实施启发式、参与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形成以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师生有效互动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目标,通过大规模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工程,采取校内讲课比赛、观摩教学、同行听课、教学督导与点评指导等方式,促进教师积极思考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从备课、讲授、讨论、作业、答疑、考试等环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方法改进相适应,学院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学院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心构建课程模块体系,规范制定课程教学大纲,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选取课程教材、组织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考核。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鼓励教师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开展教学,确保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中能够得到良好的体现和落实。

学院重视发挥科研服务教学的功能,出台了《忻州师范学院科研促进教学实施办法》。鼓励教师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及本学科科研动态引入课堂,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樊青美副教授主持的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体验式教学在现当代文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形成的《风雪夜归人》《平凡的世界》等文学作品体验教学成果影片,在专业必修课《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得到了运用。葛延峰教授主持的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师范院校性别教育缺失的< 女性文化研究>教学改革与实践》在2017年获得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该项目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女性文化研究》公共选修课程,在全院开设。

3.6 教学质量工程

学院积极开展本科优势专业、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项目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2018年,生物科学专业被评为山西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学校现共有两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8年立项山西省教学改革创新项目6项,其中指令性项目1项,一般项目5项,立项院级项目20项;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19项;院级项目168项,其中自然科学类50项,各资助1500元,人文社科类118项,各资助1000元。申报2017年省级教学成果奖19项,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3.7 实践教学

学院高度重视本科实践教学,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师教育实践、专业教育实践、社会与创新创业实践“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学院制定《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工作管理办法》,构建了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以师范生顶岗实习为核心任务,围绕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按照“入行训练、基础实践”“专项训练、模拟实践”“教学反思、岗位实践”“教育服务、研习实践”四个层次要求,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人文、科学、艺术熏陶,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通过第一、二学年的实践能够“站上讲台”,通过第三学年的实践能够“站稳讲台”,通过第四学年的实践能够“站好讲台”。

学院组建了“忻州师范学院众创空间”等8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每年分别给予3万元经费扶持。先后制定了《忻州师范学院本科生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办法》《忻州师范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忻州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成果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对获得省级以上立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1:1经费配套;对获得立项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提供经费支持,文科项目每项资助经费1000元,理科项目每项资助经费1500元;对大学生创新实践成果按《忻州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成果奖励办法》有关规定予以奖励。

目前,学院共建有较为稳定的专业岗位实习基地680个,其中,师范类专业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基地570个、非师范类专业岗位实习基地110个,能够满足实习需求。

学院开设《创业基础》公共必修课程,设置了“素质拓展”模块,各教学系结合自身实际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工作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物理学专业开设了《创新性实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了《创新创业实践》、地理科学专业开设了《实践与创新创业系列》专业选修课。学院通过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等方式加强管理,保证创新创业工作落到实处。

15忻州师范学院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统计表

学科门类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管理学

艺术学

所含专业数

2

6

4

1

11

4

8

4

专业平均实践学分占比%)

26.50

24.98

25.49

20.61

28.57

29.01

36.28

30.22

3.8 学科竞赛

近三年,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技能竞赛、文艺、体育竞赛获奖450余项,以学生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83篇,其中核心及以上期刊论文18篇;学生在国家、省级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奖30余人次,名列省内高校前茅。20172018学年,学科竞赛获奖11项,国家级1项,省部级10项;创新创业、技能竞赛获奖94项,国家级40项,省部级54项;文艺、体育竞赛获奖90项,国际级1项,国家级6项,省部级83项;学生发表论文25篇,作品16个,获得专利授权1项。

4 质量保障体系

4.1 牢牢把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学院始终秉承“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内涵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促进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 年)提出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强化实践育人工作,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中小学教师和建设人才”的目标和十项举措。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及“十三五”人才培养子规划、专业建设子规划均提出了“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和措施。第四次党代会报告强调,“立德树人是办学的根本任务”“只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加强师德师能建设,积极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才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愿意献身党和人民基础教育事业的高素质人才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从顶层设计上保证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同时提出,要着力实施“师资队伍改善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学科与科研引领工程”“创新驱动工程”“现代大学治理工程”等。学院2018年度工作要点中对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的落实做了明确部署和安排。以参加201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契机,学院党委、行政召开多次会议研究布置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

4.2 不断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学院先后制定《忻州师范学院学科建设五年规划(20162020)》《忻州师范学院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忻州师范学院人才培养发展规划(20162020)》等系列指导性文件,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提供了政策依据;先后出台《本科学分制教学管理办法》《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关于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课堂教学改革评价体系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整顿教学秩序的实施办法》《教学改革创新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修订)》等一系列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的规章制度,为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严格实施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如对教师调停课行为加强监控和管理。细化了教学大纲、教案等教学要件编制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与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科学性、严谨性和规范性。

4.3有效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结合2018年学院迎接教育部审核评建工作,根据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学院从教学计划实施、教学任务落实、课堂教学组织、实践教学安排、课程(环节)考核、教学效果评价等环节,加强全程质量监控,督促各教学单位 不断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管理人员管理行为,确保本科课堂教学秩序与教学效果。

学院重视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围绕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总目标,经过多年实践探索,逐步构建了覆盖入学、培养到毕业全过程包括招生、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材选用、课程考核、课堂教学改革、毕业与学士学位授予等在内的8大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成立了由教务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构成的质量保障组织机构,组建了由教务处教学管理人员、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组成的质量保障队伍。逐步完善了由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教学质量标准审议、教务处进行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教学督导委员会进行教学质量监督检查反馈、教学系部进行教学质量过程管理、学生信息员进行教学效果反馈的“五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本学年结合本科教学基本状态信息填报和迎接评估各项材料准备工作,学院分别从健全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和学习行为、加强教学档案管理、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与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各教学单位积极主动采取相应措施,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4.4 进一步加强教学信息化平台建设

学院于2016年起按教育部要求,开始填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2018年的数据包括学院基本信息、学院基本条件、教职工信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学生信息和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7大类、92张数据表。通过学院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填报,充分了解学院本科教学的基本状况,对比国家办学条件基本指标,查问题、找差距,为办学条件的改善提供决策依据。正在逐步建立信息反馈及时有效的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

5 学生学习效果

5.1 学生学习满意度

根据2017-2018学年学生网上评教结果,全年得分在90分以上的教师占授课教师的比例为98.9%,得分在80分以上的教师占授课教师的比例为99.84%,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较为满意。

16  2017-2018学年课堂教学本科学生网上评教结果统计表

被评教师数

优秀(90分以上)

及占比

良好(80-90分)

及占比

中等(70-80分)

及占比

差(70分以下)

及占比

620

613(98.9%)

6(0.97%)

1(0.16%)

0

5.2 应届毕业生情况

 

学院2018届本科生应毕业4607人,其中:毕业4594人,占99.72%;授予学位4566人,占99.11%

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继续保持良好态势,截止2018831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81.91%,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    

17 忻州师范学院2018届本科生毕业率

毕业生人数

毕业

结业

人数(人)

占比(%)

人数(人)

占比(%)

4607

4594

99.72

13

0.28

18忻州师范学院2018届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率

毕业生人数

授予学位

无学位

人数(人)

占比(%)

人数(人)

占比(%)

4607

4566

99.11

41

0.89

19忻州师范学院2018届本科生就业率统计表

序号

专业名称

应届毕业生数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1

音乐学

199

100

2

生物科学

127

100

3

旅游管理

155

100

4

舞蹈编导

138

99.28

5

应用化学

56

96.43

6

化学

80

96.25

7

美术学

53

96.23

8

法学

183

93.99

9

物理学

150

93.33

10

美术学

30

93.33

11

美术学

53

92.45

12

书法学

46

91.3

13

历史学

156

91.03

14

思想政治教育

153

87.58

15

行政管理

63

85.71

16

心理学

60

85

17

体育教育

159

83.65

18

汉语言文学

325

82.46

1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24

81.17

20

数学与应用数学

249

81.12

21

地理科学

116

81.03

22

英语

206

79.61

23

教育学

63

79.37

24

学前教育

353

77.9

25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57

77.19

26

网络工程

74

72.97

27

酒店管理

100

72

28

通信工程

56

69.64

29

会计学

292

68.15

30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07

66.36

31

工商管理

173

56.65

32

财务管理

114

56.14

33

秘书学

68

54.41

34

市场营销

56

50

注:一次就业率统计日期截止到2018年8月31日。

学院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毕业生未就业调查、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等贯穿毕业生求职全过程的调研活动,正在逐步建立从大学新生入校的职业理想调查到中低年级职业规划意识调查,再到毕业生就业过程调查,以及毕业后的跟踪调查等全程化的调研体系。同时积极开展对用人单位调研、走访,并将用人单位意见和信息及时反馈到人才培养环节,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增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

制定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办法,通过召开座谈会、专项推荐、就业技能培训、发放求职补助等措施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帮扶。同时,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和服务,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2018届毕业生中,共有2307名同学领取了求职补贴,每人1000元,计230.7万元。

学院深入研判人才市场需求,改革过去集中召开大型双选会的传统模式,出台了“就业月”系列活动。2018年四月份,每周二定期召开小型的、针对性强的校园招聘会,将双选平台化整为零,及时消化用人信息,提升招聘会效率,为用人单位和求职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及时准确有效的服务。

与此同时,学院还根据用人单位选人用人专业需求倾向,灵活机动调整双选会举办地点,本着让工作人员“换阵地”、择业学生“少跑路”的服务宗旨,分别在主校区、南校区和东校区组织了有针对性的专场招聘会,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其中,424日,在南校区组织举办了“幼、小教育专场招聘会”,共有136家单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3024个,达到意向1320人;515日,在东校区组织举办了“校园招聘会东区专场”,共有72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949个,达成意向385人。从201710月至今,共举办14场校园招聘会。

5.3本科生体育运动、体质健康测试情况

学院定期举办各种体育赛事。2016年举办了第十四届运动会、迎新杯篮球赛和阳光冬季长跑活动的全院性比赛,其中教职工参与590人,学生参与8579人; 2017年举办了第十五届运动会、迎新杯篮球赛、男子五人制足球赛和阳光冬季长跑活动的全院性比赛,其中教职工参与558人,学生参与8392人;2018年我院举办了第十六届运动会、迎新杯篮球赛、乒乓球比赛、男子七人制足球赛和阳光冬季长跑活动的全院性比赛,其中教职工参与567人,学生参与8235人。

20 2018年全院性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时间

项目

参与人数

2018426

忻州师范学院第十六届运动会

教职工512人学生3232

2018521

乒乓球比赛

教职工14人学生216

20181011

迎新杯篮球赛

教职工13人学生722

201811

男子7人制足球赛

教职工9人学生402

2018124

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

教职工19人学生4385

总计

5

教职工567人学生8235

积极开展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2015年忻州师范学院共测试上报教育部数据系统12332人,测试达标率82.77%2016年参加体能测试12091人,测试达标率85.25%2017年参加体能测试11732人,测试达标率82.74%

21  2017-2018学年忻州师范学院本科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表

系  别

测试人数

不及格人数

及格率%

地理

638

87

86

电子

587

78

87

法律

492

116

76

化学

609

94

85

会计

782

114

82

计算机

557

105

82

教育

774

127

84

经管

1074

165

85

历史

522

120

70

旅管

434

64

85

美术

464

133

71

生物

484

94

81

数学

559

85

85

外语

601

109

82

舞蹈

310

12

96

物理

570

73

87

音乐

438

139

68

政治

635

82

87

中文

1202

192

84

总计

11732

1989

82.74

5.4 社会评价

学院采取了到用人单位专访、邀请用人单位来校座谈、发放社会评价函等方式,征集300 余家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综合评价,毕业生的整体表现、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特别是从事教师岗位工作的毕业生表现出来的诚实守信、勤奋实干、乐于奉献、扎根基层、执行力强的精神以及全面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和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同时,学院还通过用人单位及时掌握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准确把握就业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素质结构要求,探寻我院人才培养的相应对策,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

6 特色发展

持续开展扶贫顶岗实习支教 强力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

6.1 担当使命敢为人先,探索教师教育改革

1994年,原国家教委出台的《国家教委关于在九十年代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到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必须把发展师范教育、培训在职教师和扫盲教师作为实施‘两基’的关键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属于欠发达地区,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14个县(市、区)中有11个属国定扶贫开发重点县,6个县分别属于吕梁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较大。长期以来,忻州基础教育极其落后,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数量匮乏、能力欠缺、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导致许多中小学不能按照要求开出课程,办学难以为继,甚至学生面临辍学,严重制约了忻州“普九”工作的推进和教育战略目标的实现。

忻州师范学院作为忻州地区唯一的高等师范院校,面对地方“普九”工作的严峻局面和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热切期盼,积极作为、勇于担当,义不容辞、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主动与地方政府对接,于1997年开始进行扶贫顶岗实习,开启了创新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农村基础教育提供顶岗教师这一意义重大而深远的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6.2 创立“三位一体”机制,搭建实习支教平台

忻州师院主导

学院加强顶层设计,系统构建了高师院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为实习支教打下了坚实基础,搭建了良好平台。

地方政府支持

忻州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全面推进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两个文件。从组织协调、政策支持方面,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成立扶贫顶岗实习支教领导组,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推进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从政策上给予倾斜支持,在实习支教优秀学生申领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考核录用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从经费保障方面,要求忻州市政府和相关县(市、区)政府给予实习支教配套经费支持,并纳入各自年度财政预算,保障实习支教学生的生活、交通等方面的必要费用。近三年,相关县(市、区)地方政府每年给实习支教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共计约400万元,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地方政府和基层学校间接支出更是难以计数。从规范管理方面,实习支教学生以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基层学校管理为主、学院管理为辅,完全服从当地学校的规则制度和管理纪律要求。期末,由当地教育局、中小学和学院带队指导教师共同对实习支教学生进行综合考核。

中小学校参与

一是组织岗初集中培训。各中小学(乡镇联校或教育局)聘请当地专家、优秀老师,对实习支教学生集中进行师德师风、学生管理、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二是“一对一”配备指导教师。学院聘请当地的教学能手、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与实习支教学生师徒结对,以“一对一”形式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实习支教学生,以确保实习支教质量。三是加强岗中管理培训。中小学校通过常规考核、岗位要求、期末评定等对实习支教学生进行严格管理,通过教研活动、听评课、教学检查等对实习支教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能力的指导培训。四是组织考核评定。学期末,中小学要与学院所派指导教师联合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对实习支教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考评,并评定出相应等级。

6.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全程实践教学

学院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实习支教顺利开展。一是在教学计划中单独设置1学期(第56学期)用于实习支教,每一年级师范类专业学生分两批进行实习支教。二是将教师教育类课程(必修)和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安排在实习支教前开设,保证学生在实习支教前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是每个师范生在实习支教前接受师德师风、安全教育、教学技能强化等方面的岗前集中培训,并经考核获得实习支教合格证后才能参加实习支教。四是邀请中小学优秀校长、教学名师等来学院作基础教育、教改课改形势报告会。五是每个系都要选定专业课教师对实习支教学生进行专业教育教学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理论和技能问题。

实习支教是学院全程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实习支教学生围绕岗位教学任务,进行全职岗位教学实践。一是学生到达中小学后,由中小学组织入职培训,学习当地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结合任教课程学习《课程标准》,并在当地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熟悉备、讲、批、辅、考等常规教学环节。二是学生按照全职教师的要求备课、上课、听课、批改作业、组织考试、开展班级活动、参加教研活动、进行家访,履行教职,并填写《实习支教工作手册》。三是实习支教结束前,学生要撰写实习总结和教学案例。四是学生返校后,根据自己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育研习报告。

6.4 实习支教成果丰硕,推动师范教育改革

在学生成长成才方面,一是提高了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二是提升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学院教改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得到了实践检验。二是学院与基础教育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三是实习支教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四是扶贫顶岗实习支教赢得了社会声誉。

学院持之以恒,痴心不改连续22年开展扶贫顶岗实习支教,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好评和赞誉,得到了国家和地方领导、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与肯定,受到了中小学、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2007年,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全国首批获得该称号的9所师范类院校之一。2009年,“地方师范院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探索与研究”项目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学院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时任国务委员的陈至立曾专门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作批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进中央前主席严隽琪,全国政协前副主席罗富和,教育部前部长周济曾专程来学院考察调研,山西省政府、教育厅相关领导、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前会长方明、现任会长朱小蔓等领导和专家学者曾多次来校调研指导;河北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淮南师范学院等数十所高校专程来校考察交流;学院领导和相关老师多次应邀在国内学术研讨会上做专题报告;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山西日报》《海南日报》《忻州日报》、山西电视台、忻州电视台等各级媒体曾多次专题报道。

在社会效益方面,一是顶岗支教成效显著。二是教育实习得到推广。三是教育扶贫落到实处。“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实习支教学生通过两年较为系统、扎实的在校学习,较好地掌握了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中,给当地带去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生活理念和科技文化,带去了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给当地中小学输入了“新鲜血液”,带去了生机和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十多年来,忻州师院人敢为人先,矢志不渝,锲而不舍,在改革创新的航程中破浪前行。今天,忻州师院人将厚植发展优势,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再续实习支教新篇章。新时代,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将主动服务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山西省及忻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强化服务理念、形象理念、品牌理念,着力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提升实习支教内涵上下功夫。学院将主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一带一路”重要讲话精神,助力“一带一路”向纵深发展,把实习支教与援疆工作结合起来,开创万人到农村、千人出山西、百人走丝路的教育壮举。

7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7.1“双创”体系需要完善,教育层次有待提升

主要表现:

一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缺少专职教师且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是创新创业实践场地较少,特别是缺少专门的项目孵化空间,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

原因分析:

一是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较好的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到整个课程体系中,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科化、专业化、体系化尚未形成。

二是学院承担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主要组成为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学生辅导员以及各专业的兼课教师,这三类教师年轻化、流动快,加之几乎全部都是兼职,造成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缺乏延展性、继承性,容易形成断档。此外,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创新创业培训和锻炼,理论基础薄弱,缺乏实战经验,在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尤其是创业教育方面,有较大的局限性。

三是学院目前用房十分紧张,难以提供专门场地开展创业活动,尤其是没有孵化空间,严重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层次的提升。

四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激励机制、管理机制等还不够完善。

改进措施:

一是加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大力加强创新创业类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建设,尽快培育12门校本创新创业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同时加快探索建立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二是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作用,继续抓好学科竞赛平台、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建设工作,尽快建立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实践。

三是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制度,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奖励力度,完善指导教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稳定、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基层教师队伍。

四是克服用房紧张困难,充分挖掘校内资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施设备。

7.2 接受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全面全力整改

按照教育部和山西省教育厅的安排部署,我院将于201810月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届时教育部将组织专家驻校进行考察。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指导,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精神,学院从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全面开展本科教学自评自建工作。学院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围绕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等内容,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自查、自纠、互评、共建,针对本科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进行了整顿改善,把优秀教学与管理经验在全院范围内宣传推广,我院本科教学的各项工作在迎评促建中扎实稳步推进,成效明显,有利保障了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诚然,成绩只属于过去,在本科教学工作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和亟需优化改善的薄弱环节。在接受教育部专家组对学校的全面审核评估后,相信专家一定会根据我院的本科教学工作实际,提出很多切中要害的批评和意见,提出很多有助于我院人才培养工作开展和有利于学院长远发展的建议和要求,对我院而言,这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学院一定会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虚心聆听、全面领会教育部专家组的批评和指导,并将在随后的整改落实阶段,严格按照专家组的意见,不折不扣地贯彻实施专家组的各项建议与要求,加强主动整改,切实加强学院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